在中国餐饮美食中,米所代表的不仅是一方主食,更是千奇百怪的副食点缀,米豆腐、米肠,这些建立在大米基础上的全新产物,成就的也是不同于主食的味觉体验。
可以说,吃米已经成为自水稻诞生至今七千年来中国人无法抹除的深厚记忆和饮食习惯,“民以食为天”大概说的根本就是那一碗碗的米饭吧。
“一餐五常米,浑忘酒肉香。”
辽阔的塞外北国,神秘的青山碧水,悠悠稻谷在灵动的黑土地上孕育着传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五常大米具有“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的品质和“清淡略甜、绵软略粘”的口感。
春播种,夏长赢,秋收获,冬归仓。好米知时节,金秋稻飘香。每年秋分过后,稻田上垛满金黄的稻谷,这是稻农们盘点一年收成的时刻,更是良田陌上最撩人的风光。
长长的身影,可不是普通的珍珠米粒呀,用来煮粥便会成就“煮粥浆如乳”的品质体验,纯白浓郁的米浆,便胜似人间佳酿。
大米对于中国人来说,就像是每天都必须要见面的伙伴,如一日不见,必会有如隔三秋之感。
回归千年以前,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附近,便有经过炭化稻种的痕迹,也正是从那时起,炎黄子孙和饱含晶莹的大米之间,就已经接下了深厚的缘分。
也就是说,从古代人开始,吃米就已经是件大事了,老祖宗们都这么爱米,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爱呢?
创建时间:2022-04-15
五常大米 | 舌尖儿上的乡愁
넶浏览量:0